日式庭院景观构成要素


  日式庭院是禅意精神的生命体,而山石、水、建筑、植物等构成要素是体现禅意的载体,利用质朴的材质、抽象简练的手法表达儒、道、释的玄妙深邃。


筑山
  筑山也称叠山,包括庭院中的矮小的土石山和可以建造亭、台、茶室的高大土山。位于庭院深处,其形式为山前放置“守护石”,斜后方种种植庭院中最大的树木,松树、扁柏、柳杉等常绿树。山腹立两主石及偶数副石,为了显示主山深度感,其左右处再筑假山。筑山通常模仿名山,采用写意或提炼的造园艺术手段,在庭院中再现深山幽谷的景观意境。


 
置石
  以石材造景,称之为置石。日式庭院以石块组合布置成奇数石组。石组多用大石块创造一种宏大稳重的气派。日本人民具有强烈的石神崇拜心理,将形态奇特或巨大的石头认为是“神体”而供奉。因此,庭院中的石块多用线条明显、角度感强的立石,次用丰满、稳健的横石。在茶庭中的石块“有名有姓”,《山水图》记载了四十八种功能各异的“名石”,例如:品文石、不老石、君石、臣石、蛤蟆石。在枯山水庭园中石头代表山、岛屿和船只,使“冰凉”、“坚硬”、“顽固”石块在庭院舞台上具有了生命力,有了浓浓的人情生活韵味。
  置石中的石组通常以不同数量和体量的石块组合,2、3、5为常用石块数量,不同数量有主次、名称和各自的布局方式。2个石块的石组,名称为主石与客石,其布局采用景观视线错落的形式。3个石块的石组,名称为伏石、立石与横石,其布局采用不对称三角形的形式。5个石块的石组,名称为主石、添石、前石与抑石,2块添石放置主石前方左右,前石放置在主石的右或左前方,起平衡石组横向视觉的抑石放在最前面。石组中任意3块石块放置布局为不等边三角形,并避免成直线。石组中石块的体量大小、距离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3个石块的石组中以伏石体量为V,则立石1/4V、横石1/2V,立石与伏石距离是横石与伏石距离的1/4。


(石组平面与立面)
 

(3个石块石组的规格)
 

 
 

理水
  以水造景,称之为理水。由于“水从器物成其形”,所以园林中以山石、驳岸等限定水的形状,叠石与理水在庭院中的不可分割,形成“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相辅相成的景观。日本庭院水池形状根据庭之宽窄随机应变形成多样的水字形、半月形、心字形、龟或鹤状。由于心字形表示心定专一,所以其形在各种泉池中似乎最受欢迎,而龟或鹤形池在日本流行相当长时间。日式庭院传统自然山水园常用理水手法通常模拟大海、名胜河水和溪流。

白砂
  日本庭院以白砂造景有着悠久的历史。白砂代表神圣洁净,最先使用在祭祀日本祖先的神社场所。根据12世纪的平安时代造园专书《作庭记》中提到宫殿庭园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白砂造景,就是现在所讲的“枯山水”,最初是日式庭院的局部,镰仓时代由庭内局部使用发展到整体使用。枯山水的做法是将砂石耙成出耙痕,其形状模拟大海、云海、流水,纹理抽象写意成万顷波涛、云的翻滚、水的灵动。例如,条条曲线代表波澜万丈,平行曲线象征千重浪,块石根部的环形耙纹犹如惊涛拍岸。另外,耙沟的深浅可以产生动感的阴影效果。

 

建筑小品
  石塔源于佛教,一般分为五轮塔、多宝塔、三重塔、五重塔和层塔等,其中层塔又可分为五层塔、七层塔、十三层塔等,五轮塔是五层塔的一种,由空轮、风轮、火轮、水轮、地轮组成,宇宙中一切都存在融会于五轮塔之中。体量较大的五重塔、多层塔可单独成为独立借景,一般设置在山的中腹和岛上,形成一个眺望的景观。体量较小的多宝塔、五重塔多用作禅庭和石庭的添景,设置在草庵和低矮的灌木中,创造出一种幽泽的感觉。



 
植物
  日本处于海洋性气候区,植物生长十分茂盛,因此,日本庭园可以使用的植物种类较多。但是,在单独一个庭园中使用的品种不多,通常主景、点景植物选用以1-2种常绿树木,形成层次清楚,简洁、美观的园林形式。


 
  植株大小选择受日本人较矮小形体特征对植物客体审美尺度的影响,通常选用小而美的园林植物材料形成精致、纤弱的美丽庭园。


 
  日本庭院园林植物的用途和意义以僧侣和武士的思想主观因素和审美为标准,例如,樱花作为日本国家的国花,是因为辉煌的怒放和落英缤纷的“花吹雪”式凋谢切合日本武士道精神。另外,日本人受禅宗顿悟思想的影响,特别注重植物表现的转瞬即逝之美,因而春天开花和秋色叶植物备受喜欢。


 
  植物通常选择具有特殊寓意的品种,代表长寿的松树,代表完美的樱花,代表纯洁鸢尾等,并且树木多于花卉。

 
  较大树木作为庭园主景时,原则上不能安置在庭园中央,避免将室外优美景观一分为二。主景树的栽植应该在庭园的右方远处,左右按照不等边三角形配置较小的植株,起到衬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