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庭园常见五大类型


3.1池泉园
  日本自奈良时代(公元646-784)至平安时代(公元784-1185),以贵族文化为主的日本文化憧憬中国汉文化,庭园也受秦汉形成的“一池三山”的仙境造园影响,在其传统庭园中兴起挖湖、堆山,以湖表示大海景色,并配以瀑布、溪流、桥、亭、榭,主要表现水池和泉流。池泉园以池泉为中心的构成方式反映了日本岛国的本质特征。
3.2枯山水园
  枯山水庭园又可以称为禅宗庭园,或者“空庭”、“石庭”。日本最初信奉神道宗教,随着禅宗思想的传入,自室町时代开始影响到庭园园林造景。禅宗修行者追求“苦行”、“自律”,通过面壁冥想而达到“悟”与“心灵净化”。枯山水庭园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悟出,利用静止、不变的绿树、苔藓、沙、砾石等元素营造出简朴、自然、幽玄、脱俗的禅境,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以石代山,以砂代水,几乎不种植开花植物,圆形或条形纹路的白砂,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精心摆设的石头,突出了大自然和生命主体,反映了禅宗美学简约、单纯的精神,枯山水园的环境会使人静坐、心灵净化,并从自身内部寻求真理的禅宗信仰。

3.3
  在日本茶庭园是与茶室相配的庭园,是举行茶道、反映茶道思想的园林场所。茶道是茶会的演化产物,是一种将品茶和禅宗思想融合的形式,追求内心的平淡、安宁和孤寂的境界。茶道的产生最早出现茶室空间,安土桃山时代将茶室空间演变为包含佛教意义、无装饰的草庵式茶室,是最具特色的茶庭园。草庵式茶庭在四周设置竹篱,庭园内设置飞石园路(自院门延伸至茶室)、低矮的植被(或者是耙纹白砂、树木、岩石)、寄付等待室、照明用的石灯笼、净手的手洗钵、飞石、延段等生活必须设备。附属于茶室的封闭、清寂的茶庭园是进行茶道的一个重要“环节”,园内景物使参茶者步入庭园就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清寂场地,茶人追求参悟禅理,达到在自然中的顿悟。
3.4筑山庭园
  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较高大的岗阜为“筑山”(早期称作假山),坡度缓和的土丘称为“野筋”。单纯的筑山庭园在日本极少,一般结合池泉和枯山水庭园。范围要求有较大,利用自然地形表现开阔的河山,筑山处于背景位置,其正面的庭园中心为池泉,水中设石块驳岸的中岛和一些岩岛,周围加缀石组、飞石、树木、石灯笼等园林要素,构成形成幽深丰富的园林庭院。
3.5平庭园
  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一般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和溪流配置在一起,组成各种自然景色,多用草地、花坛等。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庭等。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种格式。